
火箭139-121大勝猛龍,上一戰對陣籃網轟下137分,連續兩場比賽至少得到137分!火箭進攻效率升至聯盟第一,一切都從變陣開始,火箭活了。
范弗里特賽季報銷,火箭沒有首發級別的純控衛是全聯盟公開的秘密,開季以來這四場球也證明了“死亡五大首發”、“阿門能打控衛”、“謝潑德能打控衛”都不是火箭目前解決控衛短板的理想過渡方案。
211公分亞當斯+211公分申京+211公分史密斯+211公分杜蘭特+201公分阿門這套陣容雖然拉滿了高度、籃板、護筐,但雙塔同時長時間在場防擋拆機動性太差,這套陣容也迫使烏度卡必須長時間擺2-3聯防。
一旦對手三分球投開了,火箭就很難受:雷霆對火箭射進13記三分、活塞勝火箭飆進了16記三分、籃網對火箭15記三分、猛龍對火箭更是射進了21記三分,申京、海王、餅皇在場防擋拆或守聯防漏三分是火箭重用巨人必然產生的副作用。
當亞當斯+申京+阿門同時在場,火箭陣地戰空間的便秘程度相信大家都看在眼里。阿門這個點開季四戰合計三分球10中0,他和海王都沒三分能力,對手經常是多防少。
機動性和空間問題迫使烏度卡從第三場比賽開始放棄了“死亡五大”首發,沒開發出遠射的阿門仍處于“高級藍領打法”階段,謝潑德的單兵防守容易被針對無法上首發,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火箭又是如何破局的呢?
在不破壞輪換邏輯完整性的前提下,奧科吉意外成為了火箭眼下過渡期的最佳答案。
伊森其實具備了首發實力,但火箭需要兼顧替補陣容的進攻與防守,伊森扮演著極為重要的第六人角色——一旦伊森去了首發陣容,奧科吉+謝潑德+亞當斯+卡佩拉這板凳陣容的火力就沒法看了。
火箭今夏用一年310萬底薪簽下了奧科吉,原本他在完全體陣容中的輪換次序并不高,傷病意外提高了奧科吉的輪換優先級。
奧科吉屬于193公分的矮壯3D型側翼,他能換防1-4號位,在太陽和杜蘭特搭檔時就以拼命三郎式打法成名。相信看過2023-24賽季揭幕戰太陽VS勇士的朋友至今仍對他有深刻印象:單場搶下4個進攻籃板,能在勇士籃下以一搶多,實實在在用防守和拼搶活力在影響比賽,是能干臟活累活的理性型隊友。
奧科吉加盟火箭以來,不僅防守在線,投射效率更是遠超預期:開季四戰場均三分球命中率高達60%,尤其上首發以來,上一戰三分2中2、此役三分3中2,3D屬性即插即用,補上了狄龍原本在2號位的作用。并且奧科吉打球兢兢業業不上頭,比狄龍更冷靜。
在范弗里特和電風扇因傷缺陣的情況下,謝潑德的防守又被明顯針對,伊森需要擔任第六人,有3有D的奧科吉頂替海王上首發無疑是眼下的最優解。
奧科吉進入首發后,除了阿門都有三分射程,能有空間讓杜蘭特和申京打得舒服,這對火箭意義重大。
烏度卡細化了球員分工,重塑了輪換邏輯和比賽方式,火箭的首發和輪換陣容打法更加明確有條理。
在首發陣容中,阿門負責帶球過半場,他扮演持球發牌的“工具人”,畢竟他的投射在首發陣容里相對是最差的。一個需要注意的點是申京在歐錦賽練級歸來明顯漲球,本季場均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57.1%,場均能命中2記三分,具備了空間屬性。
阿門帶球過半場后交給杜蘭特/申京單打做軸,阿門再落籃下幽靈位,其他三人都能拉開空間,揚長避短。
第六人伊森先換下阿門搭配其余四位首發,伊森負責帶球過半場,阿門/伊森交替擔任臨時偽控衛,烏度卡分工明確。
火箭銜接段繼續沿用上賽季的比賽邏輯,申京+亞當斯+伊森+阿門+謝潑德,雙塔+門神組合繼續擺2-3聯防。烏度卡細化了站位,謝潑德和阿門兩人站上線,申京、亞當斯、伊森三人站下線,主打聯防反擊提速抓快攻。
進入深度大輪換時段,卡佩拉換下亞當斯,杜蘭特換下申京。即卡佩拉是海王身后的第三中鋒,銜接段拆開申京和杜蘭特輪流帶隊;火箭單塔陣容就守人盯人,申京+亞當斯/卡佩拉雙塔在場就擺聯防。
烏度卡明確了球員分工和不同陣容的攻防原則,化繁為簡,火箭變陣后走向了正軌。
火箭雖無控衛但仍能連續兩場轟下至少137分,他們在挫折中成長進步,吃苦耐勞是這支火箭最令人欣慰的贏球品質。
火箭無純控衛對進攻影響極大,他們揭幕戰對陣雷霆出現了24個失誤,輸給活塞的比賽全隊打進33球但卻僅有15個助攻,最直觀的比賽畫面就是申京和杜蘭特在舒適區無法輕易接到隊友帶球到前場后的一傳。
烏度卡簡化了進攻,申京/杜蘭特在高位接球直接開掄,兩人之間增加更多的雙向配合,即杜蘭特單打找申京、申京單打找杜蘭特。這支火箭目前的底層進攻邏輯無疑是申京/杜蘭特的點對點爆破結合吸引夾擊轉移球為隊友創造空位機會,上一戰申京6助攻、杜蘭特6助攻,此役申京9助攻、杜蘭特1助攻——申京扛起陣地戰策應軸心重任,最大化發揮杜蘭特的終結穩定性優勢。
最后時刻把球交給杜蘭特,這也是火箭在開季兩連敗后反思的結果,這個年紀的杜蘭特依舊是高級貨。
火箭在變陣后也找回了銜接段聯防反擊提速的打法,此役快攻得分27-7猛龍、內線得分66-36猛龍、進攻籃板17-4猛龍,全隊送出9次搶斷、8次蓋帽,純靠拼搶奠定了贏球基調。火箭上季崛起以來的最大特點就是能拼、能搶、能防,而今依舊是全隊拼防守,做好臟活累活,攻堅任務交給申京和杜蘭特。
火箭沒有純正的控球后衛,他們也就必須在拼搶、防守、籃板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提高容錯率。等電風扇復出后輪換實力還能提升,明年交易截止日前還有機會通過交易解決控衛短板,保持耐心,磨合陣容,水到渠成。
火箭目前這批人有紀律性、有分工、有韌性、能吃苦,真正讓人看到了希望!
司機專欄 高冷大叔眼中的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