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資訊10月31日訊 U17女足世界杯1/8決賽,中國女足0-3不敵巴西女足,無緣八強。媒體人苗原撰文認為,U17中國女足技術、身體在亞洲目前是一流的,出去也算世界二流的水平,但在體能力量、比賽能力方面還是比較明顯落后的。
苗原微博內容如下
U17中國女足從世界杯被巴西淘汰這個事兒,這幾天業內討論很熱鬧,我們的小女足球員技術、身體在亞洲目前是一流的,出去也算世界二流的水平,但在體能力量、比賽能力方面還是比較明顯落后的,如果對方是一流二流里的慢節奏球隊,那還能周旋一二,對方直接提速暴打,我們就很難招架了。
女足國字號在長時間、頻繁出國打比賽這方面確實是欠缺的,這里也有足協精力和資金有限的原因,但現在有個思路,就是把海外女足較發達國家的教練請進來,這些人水平夠用、性價比高,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開發咱們球員的體能,包括速度、靈活性、耐力、力量對抗全補課一遍。
這次教練組也說了,沒能多和歐洲球隊熱身確實傷,但隊伍體能不足,怎么打都遲早會被打爆的。從青訓階段就引進國外先進的體能訓練理念和教練來提升中國女足的世界競爭力。這不僅關乎“體能”本身,更是關于構建一個科學、可持續的足球人才培養體系的核心一環。這需要決策者拿出魄力,進行長期而堅定的投入。
美國為啥能在歐洲飛速崛起的統治年代還保持世界超一流水平,就是因為他們的體育科學、體能訓練積累太深厚了,中國女足過去不缺吃苦、狠練的東西,但要練得巧、練到位,還是要著眼于外,把這個年齡和發育階段要特別注意的薄弱環節給做好了,再去和技戰術結合,中國女足才有機會不在長大后又要面對掉隊的尷尬。
體能訓練、加速變速訓練、比賽節奏訓練都是需要早早開始的,成年后再補課,男足女足都吃過大虧。弄來專項的外教對本土主帥是巨大的支持,對本土相似角色的教練也有“鯰魚效應”,而且這方面的花銷遠遠低于請外籍主教練,運氣好了可能會抓到滿星體能助教,到時候再造福男足國字號一把,也是很有可能的。